《老師的日記》|愛與真理,翻轉孩子的心
在教會的課後輔導事工中,我見證了許多孩子因愛而改變的故事。 有的孩子習慣拖延功課、不願負責;有的動怒時會吐口水、動手攻擊;也有的對學業總是逃避。但我深深知道:責備或許短暫有用,唯有愛與真理,才能真正改變一顆心。 因此,我選擇用聖經的話語陪伴他們 孩子衝動時,我輕聲對他說:「溫柔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」(太5:5) 孩子逃避時,我陪他讀:「殷勤人的計畫必然豐足,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。」(箴21:5) 最難忘的,是某天,一個曾經常以怒氣表達自己的孩子,在與同學衝突後,靜靜地走到我面前,小聲說:「老師,我剛剛生氣了,但我知道我可以選擇不動手。我願意道歉。」 那一刻,我知道:神的話語正在他心中發芽。 神的愛能改變生命,真理能帶來自由。 我願繼續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陪伴者,在愛裡耕耘,等候他們成為神所命定的樣式。 為保護孩子隱私,照片經過處理或為示意畫面。 #沐風關懷協會 #沐風 #課後照顧 #課後陪讀 #企業贊助 #慈善 #志工心得 #弱勢關懷 #兒童關懷
0 評論
曾是一個不太敢說話的小女孩,只願安靜坐在角落,也害怕與人互動。
直到她遇見了沐風。 在老師的耐心陪伴下,小柔開始願意打開心、表達情緒,甚至會主動關心他人。她也喜歡黏著老師,分享自己和媽媽的生活點滴。 某年教師節,小柔和媽媽一起親手做了一張卡片,寫著:「謝謝老師,老師教師節快樂!」 媽媽也對老師說:「以前她在人群前連說話都不敢,現在竟然能一起去報佳音,真的很感動。有沐風真好!」 小柔的改變,是老師的溫柔引導,也是媽媽的信任與支持。沐風不只是孩子的陪伴者,更是家庭關係的橋樑。因為愛,讓孩子勇敢;因為信任,讓家庭更靠近。 一份關係的連結,成就了一段段真實的成長。 謝謝沐風,為孩子與家庭帶來盼望與改變。 為保護孩子與家人隱私,照片經過處理或為示意畫面。 #沐風關懷協會 #沐風 #課後照顧 #課後陪讀 #企業贊助 #慈善 #學業進步 「孩子,你是個內心溫柔、有同情心、充滿喜樂,也帶有影響力的孩子。」
在一次課後輔導結束時,我對慈慈這麼說,看見她眼裡閃爍著光,心裡也悄悄亮了起來。 剛認識慈慈的時候,她是個外向大方、與同學互動良好的孩子,但缺少一點自信。於是我決定用話語來陪她走一段路。日常中,我偶爾帶點心與她分享、聽她說心事:「老師,我有好朋友了!」「老師,有個誤會讓同學不理我……」「老師,我媽媽生病了,可以為她禱告嗎?」 從一開始對沐風的陌生,到現在願意打開心與我對話,這段轉變,是愛與信任慢慢建造起來的橋。 我也與她媽媽保持聯繫,了解家裡的情況。有天,媽媽在電話裡對我說:「老師,謝謝你這麼照顧我們家慈慈。她變得更有自信,也更開朗了,連考試也進步了呢!」 我才發現,不只是我在陪伴孩子,其實,我也正在孩子生命裡,成為那位願意陪她走一段的天使。 ⸻ 為保護孩子隱私,照片經過處理或為示意畫面。 #沐風關懷協會 #沐風 #課後照顧 #課後陪讀 #企業贊助 #慈善 #學業進步 老師不是給答案的人,而是陪他一起找答案的人。
新學期接觸小六的阿成時,我以為他只是個調皮的開心果,成績總是中下,但對同學和老師卻總是熱心有禮。直到有天,邀請他參與沐風分校設備安裝,我才意外發現,他對工程有著超乎年齡的熱情與理解。 他用熟練的工地術語分享工具、討論細節,雙眼閃閃發亮。那一刻,我彷彿看見一束光從他身上亮起。 這樣的觀察,讓我在家訪時鼓勵他的父母:也許他不擅長背國字、算公式,但他擁有比同齡孩子更早發現的方向與潛力。而這份熱情,正是他成長的燃料。 升上國中後,他更認真對待學業;我們一起討論成績、訂目標、找方法。他也不再只是個幫忙的孩子,更成了帶領人的少年。 當他拿著高分試卷,眼神堅定地說:「老師,我真的進步很多耶!」——這句話,比任何分數都更珍貴。 今天的阿成,已經成為夏令營的小組長,不只知道自己是誰,也明白自己能做什麼,該往哪裡去。 他在成長,我們都看見。 他在努力,我們一路陪伴。 為保護孩子隱私,照片經過處理或為示意畫面。 #課後照顧 #課後陪讀 #成長 #沐風見證 #企業贊助 #慈善 #學業進步 #沐風 #沐風關懷協會 |
沐風愛是永不止息 封存檔
七月 2025
類別 |